新的春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和“爭先而行”的火熱氛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結推廣“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成熟經驗,鼓勵轄區各地制定實施彈性包保政策;
遼寧省公開對135人實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管理人員從業禁止,形成有效震懾;
內蒙古自治區每周進行“硬”排名,建立重大事項約談制度,約談未能在規定時間節點內完成階段性工作的盟市旗縣政府;
……
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放眼各地,一系列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硬核舉措密集落地,一名名包保干部奔赴一線,食品安全保障力量不斷加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韓正強調,要進一步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全面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決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和地方屬地管理責任。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多次對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作出部署,定下“一年打基礎,兩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的明確目標。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全覆蓋”的關鍵之年。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在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統籌部署下,各地始終保持“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拼搏意識,時刻保持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抓協調、抓指導、抓督促,開啟奮躍而上、真抓實干新圖景。
迎戰硬任務
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標。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擔在各地肩上的硬任務。
“不是‘選修課’,而是‘必修課’。”2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專班負責人在福州召開的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座談會上表示,落實“兩個責任”工作機制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食品安全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構建完善中國式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重要探索。關鍵在于抓住地方黨委、政府和食品企業中的“關鍵少數”,補齊以往責任懸空、難以落地短板弱項;初步建立包保主體基礎數據庫,剔除“僵尸”數據,擠出數據“水分”;推進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三方責任相互銜接、貫通協同,扭轉屬地各自為戰、部門單打獨斗之局面。
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面臨著涉及包保干部、企業主體數量多,相關信息更迭變化頻繁、層級對應復雜等情況。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辦主任視頻會議召開以來,全國各地一邊迎接挑戰,一邊著力落實,鉚足勁、蓄足力,以“滿弓勁發”之勢、決戰決勝之態,壓緊屬地管理責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把“四個最嚴”要求落實到監管末梢,把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確保出了問題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
“高位推進”“行動迅速”“創新方式”“狠抓落實”是各級食品安全辦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生動寫照。全國各地堅持把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省級食品安全辦主任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層層組建工作專班,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切實抓好組織實施;23個省份通過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等方式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吉林、湖南、廣東、重慶、西藏、甘肅、寧夏等15個省級食品安全辦主任致函各地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講清落實“兩個文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清開展此項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爭取地方黨委、政府重視支持,確保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地見效。
建制度、強基礎、補漏洞,穩步構筑全國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一盤棋格局已基本形成。2022年,在全國各級食品安全辦協力推進下,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基本完成“打基礎”階段任務。截至目前,全國各地都積極組織市、縣、鄉、村干部對所有獲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全覆蓋包保督導,內蒙古、天津、河北、上海、湖南、甘肅、新疆等地首次包保督導完成率已達100%;各地多措并舉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摸底建檔,依托“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平臺”高效匯集數據,初步建立起包保主體、包保干部基礎數據庫。據悉,全國所有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和特殊食品企業都已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如果把食品安全比喻成一座大廈的話,那么撐起大廈的四梁八柱就是其責任體系。各地食品安全辦緊盯“兩個責任”工作落實,目標同向、責任同擔、工作同心,大張旗鼓動起來、干起來、宣傳起來,夯實責任基礎、構建責任體系,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落地硬舉措
“要高效、按時、保質保量落實落地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這是內蒙古自治區以剛性制度推動“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地落實以來,針對未按時間節點要求完成階段性任務盟市開展首次約談中提出的工作要求,同時也是各地強化食品安全部門“一把手”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理念的有力印證。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始終盯著問題。全國食品安全辦主任會議強調,“要把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有機統一起來,相互銜接、貫通協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食品安全辦堅持以硬舉措、實作風,聚焦高位推動、行動迅速、措施細化、制度完善等多個層面,加班加點、只爭朝夕按下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配齊兩員、落實責任。江蘇迅速推行“三分三合工作法”,在包保主體精準分級、包保清單精準分工、責任落實精準發力三個維度上下功夫,完成100.6萬余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分級建檔,對9.6萬余名包保干部建立基礎臺賬,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配備食品安全總監1.7萬余名、食品安全員34.5萬余名。江西對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總監實行“一證一表兩書”檔案管理,即對食品安全總監身份信息、履歷表、履職履責承諾書、企業職務任命書建立檔案,全省所有特殊食品生產企業近百名食品安全總監100%到崗。山西組織研究制定食品生產、銷售、餐飲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通用要求省級地方標準,對企業履行主體責任提出總體要求。湖北打造智慧化監管平臺精準掌握各地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履職情況和企業主責落實情況,形成企業落實主責“電子日歷牌”。
狠抓落實、強化督查。天津現場督導“兩個責任”工作落實進度緩慢的4個區,對前期推動不力的2個區發送督辦函,實現14.87萬家在產在營主體包保督導全覆蓋。黑龍江成立七個督查工作組,明確“八查八看”具體督查內容,對13個市(地)實施分工包片掛鉤式督查,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每兩周召開一次市(地)工作調度會,實現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落實動態閉環管理。福建通報未按時完成包保干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簽訂的3個市級食品安全委,要求立即督促整改,延時仍未完成的嚴肅問責。廣西印發《〈2022年設區市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方案〉即時性工作(落實“兩個責任”)評分細則》,提出9個方面36條具體措施,以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走深走實。
創新方法、提升效能。甘肅依托“隴上食安”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建設“包保責任制”信息化應用系統,開發包保干部應用App,實現“兩庫三清單一承諾”電子檔案和臺賬管理。廣東實行包保干部到學校自費陪餐制度,督促學校、幼兒園使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開展巡查自查,強化“兩個責任”落實。重慶將農業種植養殖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重要主體納入分級,積極構建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全過程全鏈條的包保責任體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轄區用餐人數200人以上學校食堂和用餐人數100人以上的幼兒園食堂提檔為A級包保主體,由師市級(廳級)干部包保,督促兵團轄區312個符合條件的學校食堂100%設立食品安全總監。
頂層設計錨定目標航向,久久為功方可善作善成。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保障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落實“兩個責任”工作任務依然艱巨、復雜。部分地區許可監管信息化水平依然不高,一些省份包保干部數量和專業水平仍需增加和提升,部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流于形式。各地食品安全辦仍需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奮躍而上、奔跑前行,在入腦入心、走深走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上持續發力。
定下硬指標
起步即沖刺,實干開新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的硬指標是“一年打基礎,兩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
人勤春早開工忙,責任落實挑大梁。新年開啟,各地食品安全辦紛紛錨定“腳踏實地、掌握實情、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工作要求,定下硬指標、聚焦抓落實,一項項工作迅速開展,一個個任務接續推進。
“更聚焦、更務實。”天津市食品安全辦主任戴東強表示,新的一年將以縱深推動“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在津沽大地落地見效為目標,通過法治賦權將相關工作機制納入地方立法和黨內法規,狠抓督導責任落實“后半程”、推動包保督導與日常監管共振提升,推動企業“日管控”與日常質量管理體系深度“嵌入融合”。遼寧省食品安全辦主任劉恩舉表示,將上線運行“兩個責任”智慧化管理系統,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模式,構建包保督導、日常監管、主體責任落實、專班督辦閉環銜接機制,實現督導問題一鍵推送、整改情況一鍵上傳、督查督辦一鍵跟蹤。貴州省食品藥品安全辦主任陽向東介紹,貴州把2023年確定為全面推進落實“兩個責任”機制年,并將落實“兩個責任”工作機制納入新修訂的《貴州省食品安全條例》。“內蒙古已將‘兩個責任’機制落實列入自治區2023年深化改革工作臺賬和落實總書記交給內蒙古五大任務清單,由黨委、政府共同督查,強力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振清表示。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下定決心、埋頭苦干”已成為各地食品安全辦同志們共同的心聲。云南省食品安全辦主任張錦林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打通食品安全責任制落實“最后一公里”目標,制定《云南省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兩年行動計劃(2023—2024)》,貫通協同“屬地管理、督導督查、反饋公示、企業責任”全鏈條常態化落實機制,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納入“清廉云南”建設重點內容。青海省食品藥品安全辦主任劉興民表示,持續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行業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四方責任”,高質量推動“兩個責任”在青海落地結果。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辦主任陳學軍介紹,上海將著力升級“滬食責”程序,助力包保督導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
工作上臺階,立促開門紅。突出智慧賦能、確保提質增效,江蘇省食品安全辦主任沈海斌對下階段工作進行了部署,“緊緊抓住數字化提速有利契機,深入打造融合貫通食品安全責任體系綜合管理‘131’平臺,構建‘三聚焦三推動’閉環督導模式。即聚焦融合互聯、推動督導線上閉環;聚焦動態跟蹤、推動督導線下閉環;聚焦綜合研判、推動督導管理閉環”。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辦主任李澤表示,將以落實“兩個責任”工作為契機,創新建設邊疆民族地區食品安全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動在重點園區、重點單位建立落實“兩個責任”工作聯絡站,形成屬地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主體三方有效銜接的閉環工作格局。“河北溯源擴面將全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納入包保督導范圍,切實將防控食品風險關口前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形成防護網。”河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何江海表示。
拳拳之心結碩果,無不映射著各地食品安全辦同志們的辛勤汗水。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發。大家紛紛摩拳擦掌、整裝出發,昂揚奮斗姿態、踐行實干之風,決心再闖關山千萬重。
歷史不會辜負“食”干者。靠實干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必將靠實干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2/t20230213_353248.html
新的春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比學趕超”的生動局面和“爭先而行”的火熱氛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結推廣“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成熟經驗,鼓勵轄區各地制定實施彈性包保政策;
遼寧省公開對135人實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管理人員從業禁止,形成有效震懾;
內蒙古自治區每周進行“硬”排名,建立重大事項約談制度,約談未能在規定時間節點內完成階段性工作的盟市旗縣政府;
……
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放眼各地,一系列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硬核舉措密集落地,一名名包保干部奔赴一線,食品安全保障力量不斷加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提升。
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韓正強調,要進一步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全面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決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線。嚴格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和地方屬地管理責任。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多次對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作出部署,定下“一年打基礎,兩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的明確目標。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全覆蓋”的關鍵之年。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在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統籌部署下,各地始終保持“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拼搏意識,時刻保持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抓協調、抓指導、抓督促,開啟奮躍而上、真抓實干新圖景。
迎戰硬任務
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標。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擔在各地肩上的硬任務。
“不是‘選修課’,而是‘必修課’。”2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專班負責人在福州召開的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座談會上表示,落實“兩個責任”工作機制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食品安全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構建完善中國式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重要探索。關鍵在于抓住地方黨委、政府和食品企業中的“關鍵少數”,補齊以往責任懸空、難以落地短板弱項;初步建立包保主體基礎數據庫,剔除“僵尸”數據,擠出數據“水分”;推進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三方責任相互銜接、貫通協同,扭轉屬地各自為戰、部門單打獨斗之局面。
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面臨著涉及包保干部、企業主體數量多,相關信息更迭變化頻繁、層級對應復雜等情況。2022年全國食品安全辦主任視頻會議召開以來,全國各地一邊迎接挑戰,一邊著力落實,鉚足勁、蓄足力,以“滿弓勁發”之勢、決戰決勝之態,壓緊屬地管理責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把“四個最嚴”要求落實到監管末梢,把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小工作單元”,確保出了問題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
“高位推進”“行動迅速”“創新方式”“狠抓落實”是各級食品安全辦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生動寫照。全國各地堅持把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以省級食品安全辦主任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層層組建工作專班,自上而下建立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切實抓好組織實施;23個省份通過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等方式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吉林、湖南、廣東、重慶、西藏、甘肅、寧夏等15個省級食品安全辦主任致函各地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講清落實“兩個文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清開展此項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爭取地方黨委、政府重視支持,確保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地見效。
建制度、強基礎、補漏洞,穩步構筑全國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一盤棋格局已基本形成。2022年,在全國各級食品安全辦協力推進下,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基本完成“打基礎”階段任務。截至目前,全國各地都積極組織市、縣、鄉、村干部對所有獲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全覆蓋包保督導,內蒙古、天津、河北、上海、湖南、甘肅、新疆等地首次包保督導完成率已達100%;各地多措并舉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摸底建檔,依托“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平臺”高效匯集數據,初步建立起包保主體、包保干部基礎數據庫。據悉,全國所有大型食品生產企業和特殊食品企業都已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如果把食品安全比喻成一座大廈的話,那么撐起大廈的四梁八柱就是其責任體系。各地食品安全辦緊盯“兩個責任”工作落實,目標同向、責任同擔、工作同心,大張旗鼓動起來、干起來、宣傳起來,夯實責任基礎、構建責任體系,形成食品安全工作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落地硬舉措
“要高效、按時、保質保量落實落地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這是內蒙古自治區以剛性制度推動“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地落實以來,針對未按時間節點要求完成階段性任務盟市開展首次約談中提出的工作要求,同時也是各地強化食品安全部門“一把手”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理念的有力印證。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始終盯著問題。全國食品安全辦主任會議強調,“要把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有機統一起來,相互銜接、貫通協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地食品安全辦堅持以硬舉措、實作風,聚焦高位推動、行動迅速、措施細化、制度完善等多個層面,加班加點、只爭朝夕按下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快進鍵”,跑出“加速度”。
配齊兩員、落實責任。江蘇迅速推行“三分三合工作法”,在包保主體精準分級、包保清單精準分工、責任落實精準發力三個維度上下功夫,完成100.6萬余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分級建檔,對9.6萬余名包保干部建立基礎臺賬,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配備食品安全總監1.7萬余名、食品安全員34.5萬余名。江西對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總監實行“一證一表兩書”檔案管理,即對食品安全總監身份信息、履歷表、履職履責承諾書、企業職務任命書建立檔案,全省所有特殊食品生產企業近百名食品安全總監100%到崗。山西組織研究制定食品生產、銷售、餐飲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通用要求省級地方標準,對企業履行主體責任提出總體要求。湖北打造智慧化監管平臺精準掌握各地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履職情況和企業主責落實情況,形成企業落實主責“電子日歷牌”。
狠抓落實、強化督查。天津現場督導“兩個責任”工作落實進度緩慢的4個區,對前期推動不力的2個區發送督辦函,實現14.87萬家在產在營主體包保督導全覆蓋。黑龍江成立七個督查工作組,明確“八查八看”具體督查內容,對13個市(地)實施分工包片掛鉤式督查,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每兩周召開一次市(地)工作調度會,實現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落實動態閉環管理。福建通報未按時完成包保干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簽訂的3個市級食品安全委,要求立即督促整改,延時仍未完成的嚴肅問責。廣西印發《〈2022年設區市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方案〉即時性工作(落實“兩個責任”)評分細則》,提出9個方面36條具體措施,以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走深走實。
創新方法、提升效能。甘肅依托“隴上食安”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建設“包保責任制”信息化應用系統,開發包保干部應用App,實現“兩庫三清單一承諾”電子檔案和臺賬管理。廣東實行包保干部到學校自費陪餐制度,督促學校、幼兒園使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開展巡查自查,強化“兩個責任”落實。重慶將農業種植養殖大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重要主體納入分級,積極構建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全過程全鏈條的包保責任體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轄區用餐人數200人以上學校食堂和用餐人數100人以上的幼兒園食堂提檔為A級包保主體,由師市級(廳級)干部包保,督促兵團轄區312個符合條件的學校食堂100%設立食品安全總監。
頂層設計錨定目標航向,久久為功方可善作善成。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保障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落實“兩個責任”工作任務依然艱巨、復雜。部分地區許可監管信息化水平依然不高,一些省份包保干部數量和專業水平仍需增加和提升,部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流于形式。各地食品安全辦仍需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奮躍而上、奔跑前行,在入腦入心、走深走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上持續發力。
定下硬指標
起步即沖刺,實干開新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落實的硬指標是“一年打基礎,兩年全覆蓋,三年見成效”。
人勤春早開工忙,責任落實挑大梁。新年開啟,各地食品安全辦紛紛錨定“腳踏實地、掌握實情、真抓實干、務求實效”工作要求,定下硬指標、聚焦抓落實,一項項工作迅速開展,一個個任務接續推進。
“更聚焦、更務實。”天津市食品安全辦主任戴東強表示,新的一年將以縱深推動“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在津沽大地落地見效為目標,通過法治賦權將相關工作機制納入地方立法和黨內法規,狠抓督導責任落實“后半程”、推動包保督導與日常監管共振提升,推動企業“日管控”與日常質量管理體系深度“嵌入融合”。遼寧省食品安全辦主任劉恩舉表示,將上線運行“兩個責任”智慧化管理系統,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模式,構建包保督導、日常監管、主體責任落實、專班督辦閉環銜接機制,實現督導問題一鍵推送、整改情況一鍵上傳、督查督辦一鍵跟蹤。貴州省食品藥品安全辦主任陽向東介紹,貴州把2023年確定為全面推進落實“兩個責任”機制年,并將落實“兩個責任”工作機制納入新修訂的《貴州省食品安全條例》。“內蒙古已將‘兩個責任’機制落實列入自治區2023年深化改革工作臺賬和落實總書記交給內蒙古五大任務清單,由黨委、政府共同督查,強力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振清表示。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下定決心、埋頭苦干”已成為各地食品安全辦同志們共同的心聲。云南省食品安全辦主任張錦林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打通食品安全責任制落實“最后一公里”目標,制定《云南省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兩年行動計劃(2023—2024)》,貫通協同“屬地管理、督導督查、反饋公示、企業責任”全鏈條常態化落實機制,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納入“清廉云南”建設重點內容。青海省食品藥品安全辦主任劉興民表示,持續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行業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四方責任”,高質量推動“兩個責任”在青海落地結果。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辦主任陳學軍介紹,上海將著力升級“滬食責”程序,助力包保督導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
工作上臺階,立促開門紅。突出智慧賦能、確保提質增效,江蘇省食品安全辦主任沈海斌對下階段工作進行了部署,“緊緊抓住數字化提速有利契機,深入打造融合貫通食品安全責任體系綜合管理‘131’平臺,構建‘三聚焦三推動’閉環督導模式。即聚焦融合互聯、推動督導線上閉環;聚焦動態跟蹤、推動督導線下閉環;聚焦綜合研判、推動督導管理閉環”。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辦主任李澤表示,將以落實“兩個責任”工作為契機,創新建設邊疆民族地區食品安全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動在重點園區、重點單位建立落實“兩個責任”工作聯絡站,形成屬地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主體三方有效銜接的閉環工作格局。“河北溯源擴面將全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納入包保督導范圍,切實將防控食品風險關口前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形成防護網。”河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何江海表示。
拳拳之心結碩果,無不映射著各地食品安全辦同志們的辛勤汗水。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發。大家紛紛摩拳擦掌、整裝出發,昂揚奮斗姿態、踐行實干之風,決心再闖關山千萬重。
歷史不會辜負“食”干者。靠實干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必將靠實干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2/t20230213_353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