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安邦治國基石,更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保障。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嚴格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安排,堅持法治思維,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法規制度,強化監管執法,細化執法監督,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為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市場監管智慧和力量。
強化黨的領導 夯實思想基礎
黨的領導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證。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始終堅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市場監管法治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提升干部隊伍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該局組織成立法治市場監管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印發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方案,強化組織領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舉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等法治專題市場監管大講壇3期,切實提升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加強依法行政教育培訓,舉辦培訓班60期,培訓14348人次。協調爭取中央及自治區財政經費1.6億元,支持市、縣(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執法辦案和能力建設。
依法履職盡責 維護市場秩序
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圍繞“準入準營”一體化、企業開辦標準化、“政銀合作”常態化、事中事后監管改革等重點,深化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結合法律法規規章制修訂實際,動態調整本級權責清單和市縣級權責清單規范化通用目錄。本級保留行政權力事項605項,市縣級保留行政權力事項594項,實現部門事項規范統一,全面落實清單管理。
開展市場準入一體化改革和“企業身份碼”改革試點,率先實現企業開辦、簡易注銷全流程“一件事一次辦”。出臺全國首個線上線下企業開辦省級地方標準,率先將“兩險一金”“銀行開戶”等7個企業開辦事項納入標準管理。與5645家商業銀行及分支機構實現數據對接,實現經營主體登記注冊與銀行開戶一體辦理。聯合“雙隨機”抽查涵蓋35個領域144個抽查事項,同比分別增加57%、100%。完善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減罰、輕罰“三張清單”,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率先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拓展至個體工商戶,出臺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為企業修復信用信息23.3萬條。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增強經營主體韌性,自治區企業活躍度達71.8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踐行執法為民 優化營商環境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和放心消費環境,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化執法監管,守牢安全底線。聚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設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和公平競爭審查“三合一”廳際聯席會議制度,查辦行政性壟斷案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150件。扎實開展民生領域“鐵拳·桂在真打”行動,查辦各類案件3.21萬件,移送司法機關128件。完成食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林產品抽檢監測24.5萬批次,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9.4%,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86.76%。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發現率下降3.9個百分點。連續4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特種設備事故。
強化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主動開展全系統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及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檢查,評出行政執法優秀典型案卷15卷,評查發現問題24個。接受人大、政協、司法和社會監督,自覺接受紀檢監察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3件、政協提案32件,辦結率100%。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全年主動公開文件377件,辦理依申請公開文件26件、12345熱線工單1047條、領導信箱留言104條,接聽群眾咨詢電話2279次。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3/t20230315_353815.html
法治,是安邦治國基石,更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保障。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嚴格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安排,堅持法治思維,深化改革創新,完善法規制度,強化監管執法,細化執法監督,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為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貢獻市場監管智慧和力量。
強化黨的領導 夯實思想基礎
黨的領導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證。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始終堅持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市場監管法治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提升干部隊伍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該局組織成立法治市場監管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印發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方案,強化組織領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舉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等法治專題市場監管大講壇3期,切實提升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加強依法行政教育培訓,舉辦培訓班60期,培訓14348人次。協調爭取中央及自治區財政經費1.6億元,支持市、縣(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執法辦案和能力建設。
依法履職盡責 維護市場秩序
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過程中,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圍繞“準入準營”一體化、企業開辦標準化、“政銀合作”常態化、事中事后監管改革等重點,深化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結合法律法規規章制修訂實際,動態調整本級權責清單和市縣級權責清單規范化通用目錄。本級保留行政權力事項605項,市縣級保留行政權力事項594項,實現部門事項規范統一,全面落實清單管理。
開展市場準入一體化改革和“企業身份碼”改革試點,率先實現企業開辦、簡易注銷全流程“一件事一次辦”。出臺全國首個線上線下企業開辦省級地方標準,率先將“兩險一金”“銀行開戶”等7個企業開辦事項納入標準管理。與5645家商業銀行及分支機構實現數據對接,實現經營主體登記注冊與銀行開戶一體辦理。聯合“雙隨機”抽查涵蓋35個領域144個抽查事項,同比分別增加57%、100%。完善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減罰、輕罰“三張清單”,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率先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拓展至個體工商戶,出臺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為企業修復信用信息23.3萬條。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增強經營主體韌性,自治區企業活躍度達71.8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踐行執法為民 優化營商環境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和放心消費環境,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強化執法監管,守牢安全底線。聚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設立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和公平競爭審查“三合一”廳際聯席會議制度,查辦行政性壟斷案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150件。扎實開展民生領域“鐵拳·桂在真打”行動,查辦各類案件3.21萬件,移送司法機關128件。完成食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林產品抽檢監測24.5萬批次,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9.4%,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86.76%。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發現率下降3.9個百分點。連續4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特種設備事故。
強化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主動開展全系統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及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檢查,評出行政執法優秀典型案卷15卷,評查發現問題24個。接受人大、政協、司法和社會監督,自覺接受紀檢監察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3件、政協提案32件,辦結率100%。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全年主動公開文件377件,辦理依申請公開文件26件、12345熱線工單1047條、領導信箱留言104條,接聽群眾咨詢電話2279次。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3/t20230315_35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