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質量強省建設,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根據《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精神印發《山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緊緊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著力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全面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質量支撐。
《綱要》明確,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以質量促發展、保民生能力持續增強,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質量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質量競爭力走在前列,建成一批優勢產業集群,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特征更加明顯;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品牌高端化建設成效突出,基本建成多領域、分層次的品牌體系;企業質量發展能力顯著提高,企業質量創新機制更加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質量人才隊伍更加強大;質量基礎設施運行規范高效,新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0家以上,國家質檢中心數量達到50家,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達到100個以上;質量治理現代化水平整體躍升,智慧監管、信用監管、綜合監管體系有效運行。經營主體質量意識顯著增強,全社會質量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質量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綱要》還明確,到2035年,質量強省建設卓有成效,質量競爭型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先進質量文化深入人心。
《綱要》提出6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鑄就產業質量競爭新優勢。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產業基礎質量提升工程;堅持產業發展與質量提升同頻共振、一體推動,優化產業質量生態;以“十強產業”為重點,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全面優化質量發展格局,強化區域質量發展示范,健全區域質量合作機制。
二是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強化農產品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持續推進“食安山東”建設;深入實施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推進消費品工業品質量提升;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促進工程質量水平提升;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服務業擴容提質。
三是推動品牌高端化發展。建立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的品牌發展機制,激發經營主體創建品牌的內生動力,營造共建共享的品牌生態環境。加快構建以“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為主體、各類品牌為基礎的山東品牌體系;完善品牌標準架構,建設由基礎標準、技術標準、應用標準組成的品牌標準體系;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品牌運營能力,打造一批高端品牌。
四是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質量技術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強質量基礎性、原創性研究;鼓勵企業實施以質取勝生產經營戰略,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崇尚質量、重視質量的企業家,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加強質量經理、質量工程師、質量技術能手隊伍建設,培育復合型技術工人,壯大高水平質量人才隊伍。
五是打造質量基礎設施創新應用高地。合理布局質量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各類質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計量、標準、檢測、認證集約服務產業鏈發展;加強質量基礎設施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建設;優化質量基礎設施管理,提升制度管理、資質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協同服務,構建以省級服務平臺為引領、市級平臺為樞紐、縣級和園區平臺(工作站)為基礎的質量服務體系,持續落實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
六是提升質量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質量法治建設,加強質量領域地方立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質量制度體系;完善政府質量獎勵制度,優化質量政策供給,健全省市縣三級質量激勵機制;提升質量監管效能,不斷優化審批準入流程;全面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推動質量社會共治。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5/t20230509_355115.html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質量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統籌推進質量強省建設,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根據《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精神印發《山東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緊緊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深入實施質量強省戰略,著力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全面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質量支撐。
《綱要》明確,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以質量促發展、保民生能力持續增強,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質量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質量競爭力走在前列,建成一批優勢產業集群,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特征更加明顯;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穩步提升;品牌高端化建設成效突出,基本建成多領域、分層次的品牌體系;企業質量發展能力顯著提高,企業質量創新機制更加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質量人才隊伍更加強大;質量基礎設施運行規范高效,新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0家以上,國家質檢中心數量達到50家,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達到100個以上;質量治理現代化水平整體躍升,智慧監管、信用監管、綜合監管體系有效運行。經營主體質量意識顯著增強,全社會質量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質量發展環境更加優化。《綱要》還明確,到2035年,質量強省建設卓有成效,質量競爭型產業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先進質量文化深入人心。
《綱要》提出6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鑄就產業質量競爭新優勢。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產業基礎質量提升工程;堅持產業發展與質量提升同頻共振、一體推動,優化產業質量生態;以“十強產業”為重點,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全面優化質量發展格局,強化區域質量發展示范,健全區域質量合作機制。
二是提升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強化農產品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持續推進“食安山東”建設;深入實施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推進消費品工業品質量提升;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促進工程質量水平提升;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服務業擴容提質。
三是推動品牌高端化發展。建立市場主導、政府推動的品牌發展機制,激發經營主體創建品牌的內生動力,營造共建共享的品牌生態環境。加快構建以“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為主體、各類品牌為基礎的山東品牌體系;完善品牌標準架構,建設由基礎標準、技術標準、應用標準組成的品牌標準體系;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品牌運營能力,打造一批高端品牌。
四是提高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質量技術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加強質量基礎性、原創性研究;鼓勵企業實施以質取勝生產經營戰略,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崇尚質量、重視質量的企業家,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加強質量經理、質量工程師、質量技術能手隊伍建設,培育復合型技術工人,壯大高水平質量人才隊伍。
五是打造質量基礎設施創新應用高地。合理布局質量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各類質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計量、標準、檢測、認證集約服務產業鏈發展;加強質量基礎設施信息化、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建設;優化質量基礎設施管理,提升制度管理、資質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協同服務,構建以省級服務平臺為引領、市級平臺為樞紐、縣級和園區平臺(工作站)為基礎的質量服務體系,持續落實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
六是提升質量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強質量法治建設,加強質量領域地方立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質量制度體系;完善政府質量獎勵制度,優化質量政策供給,健全省市縣三級質量激勵機制;提升質量監管效能,不斷優化審批準入流程;全面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推動質量社會共治。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5/t20230509_35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