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圍繞本地區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立足產業鏈發展階段特征,堅持系統觀念和問題導向,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質量協同共進、聯動提升、聚合發展,系統推進質量強企強鏈,更好發揮質量在企業做大做強、產業建圈強鏈中的作用,加快建設質量強省,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這是近日出臺的《安徽省重點產業質量強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的總體要求。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聯合出臺的《行動方案》指出,圍繞《安徽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目標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聚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新材料、新型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統籌家用電器、工程機械等傳統優勢產業,深入開展質量強鏈行動,充分釋放質量基礎設施效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現上中下游各環節質量聯動發展、各層級質量協同共進,在打造安全可靠、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顯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質量在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彰顯。《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建立2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7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爭創1個國家標準驗證點,建成8個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爭創1家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新創建質量認證示范區3個、省級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4個,引進國內知名檢驗檢測機構3~5家、國內外知名認證機構2~3家,高標準推進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試點(機床)建設,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50個,初步建立省質量基礎設施數字化服務平臺。建成首批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基地、缺陷產品調查協作基地、區域服務質量監測評價中心。創建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2個,省級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15個,開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10個。建設質量提升培訓基地10個以上,培育新增首席質量官1000名以上。《行動方案》中明晰了十項重點任務。一是繪制重點產業鏈圖譜,摸清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狀況。二是開展質量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動能。三是推動質量一致性管控,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競爭力。四是培育質量卓越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五是建立完善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創新引領。六是完善標準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七是提升檢驗檢測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可靠性。八是發揮質量認證作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高端化。九是深化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機制,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十是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在《行動方案》實施過程中,安徽將注重政策激勵引導,促進產業、財政、金融、科技、貿易、人才等方面政策與質量政策協同。健全融資增信支持體系,積極推廣以質量、標準、品牌、專利等要素為核心的融資增信服務,加大產業鏈供應鏈質量改進、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等金融服務供給力度。強化對質量提升效果的監測與評估,相關成效將納入省質量督察考核事項并加大考核權重,對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效果明顯的地方在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督查激勵實施過程中給予優先支持;突出示范引領,開展省政府質量獎評選表彰活動,遴選一批質量強省建設領軍企業。圍繞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實施一批質量強鏈項目,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組織召開質量強鏈現場推進會。持續開展質量強縣創建活動,積極爭創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設安徽省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培育一批安徽省質量強縣(市、區)。《行動方案》的出臺,旨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聚力推進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建設,充分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效能,開展重點產業質量強鏈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據了解,安徽首批(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產業質量強鏈行動方案同步出臺。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177fc075cf274a3a91865c4cb91a41c9.html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圍繞本地區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立足產業鏈發展階段特征,堅持系統觀念和問題導向,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質量協同共進、聯動提升、聚合發展,系統推進質量強企強鏈,更好發揮質量在企業做大做強、產業建圈強鏈中的作用,加快建設質量強省,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這是近日出臺的《安徽省重點產業質量強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的總體要求。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聯合出臺的《行動方案》指出,圍繞《安徽省質量強省建設綱要》目標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聚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新材料、新型顯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統籌家用電器、工程機械等傳統優勢產業,深入開展質量強鏈行動,充分釋放質量基礎設施效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實現上中下游各環節質量聯動發展、各層級質量協同共進,在打造安全可靠、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顯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質量在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更加彰顯。《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建立2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7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爭創1個國家標準驗證點,建成8個省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爭創1家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新創建質量認證示范區3個、省級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4個,引進國內知名檢驗檢測機構3~5家、國內外知名認證機構2~3家,高標準推進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試點(機床)建設,建成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50個,初步建立省質量基礎設施數字化服務平臺。建成首批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基地、缺陷產品調查協作基地、區域服務質量監測評價中心。創建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2個,省級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15個,開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10個。建設質量提升培訓基地10個以上,培育新增首席質量官1000名以上。《行動方案》中明晰了十項重點任務。一是繪制重點產業鏈圖譜,摸清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狀況。二是開展質量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強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動能。三是推動質量一致性管控,提高產業鏈供應鏈質量競爭力。四是培育質量卓越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五是建立完善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創新引領。六是完善標準體系,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七是提升檢驗檢測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可靠性。八是發揮質量認證作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高端化。九是深化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機制,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十是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在《行動方案》實施過程中,安徽將注重政策激勵引導,促進產業、財政、金融、科技、貿易、人才等方面政策與質量政策協同。健全融資增信支持體系,積極推廣以質量、標準、品牌、專利等要素為核心的融資增信服務,加大產業鏈供應鏈質量改進、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等金融服務供給力度。強化對質量提升效果的監測與評估,相關成效將納入省質量督察考核事項并加大考核權重,對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效果明顯的地方在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督查激勵實施過程中給予優先支持;突出示范引領,開展省政府質量獎評選表彰活動,遴選一批質量強省建設領軍企業。圍繞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實施一批質量強鏈項目,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組織召開質量強鏈現場推進會。持續開展質量強縣創建活動,積極爭創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建設安徽省產品質量提升示范區,培育一批安徽省質量強縣(市、區)。《行動方案》的出臺,旨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聚力推進智能綠色的制造強省建設,充分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效能,開展重點產業質量強鏈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據了解,安徽首批(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產業質量強鏈行動方案同步出臺。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177fc075cf274a3a91865c4cb91a41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