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實有經營主體存量255.64萬戶,同比增長8.27%,全年企業總量首次超過200萬戶,經營主體數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北京市新設經營主體33.54萬戶,同比增長23.58%,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這是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的《2023年營商環境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獲悉的。據了解,《白皮書》展示了2023年度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工作狀況及主要數據。過去一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市場監管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弘揚“首善標準,監管為民”的市場監管文化,在提升準入便利化水平、完善監管機制、維護公平競爭、增強服務效能、促進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改革,厚植企業發展沃土、穩經濟穩預期、促進更高質量發展,助力北京市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白皮書》主要有7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市場準入便利度。2023年度,北京市共辦理完成各類登記業務120.9萬件,其中全程網上辦理91.43萬件,占比75.6%;北京市不含行政區劃企業名稱申報共計1.68萬件,居全國首位;超過193萬戶經營主體下載應用電子營業執照,累計10597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參與政府采購6萬余次,全市累計調用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量超過1.44億次,居全國首位。二是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2023年,在北京市“6﹢4”一體化綜合監管前期31個場景的基礎上,該局再選取19個全市“一業一證”改革范圍內的行業納入第三批試點,試點場景達到50個,新版“一業一單”修訂后檢查事項壓減約39%;選出32家示范企業和13個示范園區作為首批北京市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基地;加大價格執法力度,強化教育、殯葬、旅游等民生領域價格監管,督促退費超1100萬元。三是高效規范執法,維護市場秩序。2023年,北京市共檢查收費主體410余戶,推動退還各類費用超6.23億元,惠及經營主體2.02萬戶,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1.45萬戶;查辦反不正當競爭類案件711件,罰沒款3095.55萬元,辦結商標侵權行政處罰類案件510件,罰沒款3094.6萬元。四是創新政策措施,推進政務服務再優化。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承擔的23項最新版國家行政許可事項已實現國家目錄主項、子項承接率100%。該局在全國率先推廣規范化食品經營許可咨詢服務,試點區新辦食品經營許可一次性通過率達82.1%,較改革前(58.3%)提升明顯。五是完善質量技術基礎服務,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2023年,北京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累計達到25個。天竺綜保區2023年進出口值達到1150.3億元,同比增長44.6%。2023年,北京市在航空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物醫藥領域新建3家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發布23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六是深化協同,推動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三地進一步統一規范企業登記服務,京津冀主體資格認證數據實現共享互認,支持三地試點區域開展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推動食品經營許可三地同標。推動“兩品一械”、知識產權、合同監管等領域京津冀協同監管執法,建立完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信息通報機制。三地加強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制定,強化京津冀計量技術規范政務合作,深化京津冀檢驗檢測認證領域協同發展,推動京津冀區域信用監管一體化,啟動全國首個跨地區大型連鎖企業食品銷售安全管理體系檢查工作。七是以機制創新為引領,加快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北京)建設。該局制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北京)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需求、場景、任務“三張清單”,推進監管機制和管理模式數字化轉型。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9d8fc198c643422da6ab57dec5b57a52.html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實有經營主體存量255.64萬戶,同比增長8.27%,全年企業總量首次超過200萬戶,經營主體數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北京市新設經營主體33.54萬戶,同比增長23.58%,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這是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的《2023年營商環境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獲悉的。據了解,《白皮書》展示了2023年度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工作狀況及主要數據。過去一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結合市場監管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弘揚“首善標準,監管為民”的市場監管文化,在提升準入便利化水平、完善監管機制、維護公平競爭、增強服務效能、促進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改革,厚植企業發展沃土、穩經濟穩預期、促進更高質量發展,助力北京市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白皮書》主要有7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市場準入便利度。2023年度,北京市共辦理完成各類登記業務120.9萬件,其中全程網上辦理91.43萬件,占比75.6%;北京市不含行政區劃企業名稱申報共計1.68萬件,居全國首位;超過193萬戶經營主體下載應用電子營業執照,累計10597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參與政府采購6萬余次,全市累計調用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量超過1.44億次,居全國首位。二是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2023年,在北京市“6﹢4”一體化綜合監管前期31個場景的基礎上,該局再選取19個全市“一業一證”改革范圍內的行業納入第三批試點,試點場景達到50個,新版“一業一單”修訂后檢查事項壓減約39%;選出32家示范企業和13個示范園區作為首批北京市商業秘密保護示范基地;加大價格執法力度,強化教育、殯葬、旅游等民生領域價格監管,督促退費超1100萬元。三是高效規范執法,維護市場秩序。2023年,北京市共檢查收費主體410余戶,推動退還各類費用超6.23億元,惠及經營主體2.02萬戶,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1.45萬戶;查辦反不正當競爭類案件711件,罰沒款3095.55萬元,辦結商標侵權行政處罰類案件510件,罰沒款3094.6萬元。四是創新政策措施,推進政務服務再優化。目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承擔的23項最新版國家行政許可事項已實現國家目錄主項、子項承接率100%。該局在全國率先推廣規范化食品經營許可咨詢服務,試點區新辦食品經營許可一次性通過率達82.1%,較改革前(58.3%)提升明顯。五是完善質量技術基礎服務,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2023年,北京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累計達到25個。天竺綜保區2023年進出口值達到1150.3億元,同比增長44.6%。2023年,北京市在航空材料、有色金屬新材料、生物醫藥領域新建3家市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發布23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六是深化協同,推動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三地進一步統一規范企業登記服務,京津冀主體資格認證數據實現共享互認,支持三地試點區域開展營業執照異地“辦、發、領”,推動食品經營許可三地同標。推動“兩品一械”、知識產權、合同監管等領域京津冀協同監管執法,建立完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信息通報機制。三地加強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制定,強化京津冀計量技術規范政務合作,深化京津冀檢驗檢測認證領域協同發展,推動京津冀區域信用監管一體化,啟動全國首個跨地區大型連鎖企業食品銷售安全管理體系檢查工作。七是以機制創新為引領,加快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北京)建設。該局制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推進全國市場監管數字化試驗區(北京)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需求、場景、任務“三張清單”,推進監管機制和管理模式數字化轉型。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9d8fc198c643422da6ab57dec5b57a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