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通州區通過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強化監督檢查與抽檢、拓寬內外部監督渠道等方式,建立起學校食材全鏈條社會監督機制,切實守護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針對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通州區教委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區市場監管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學校食品安全隱患以及食材抽檢不合格時,及時函告區教委,并對存在潛在風險的食材及供應商發出預警。區教委隨后將信息迅速傳達給各學校,督促學校采取相應自查和防范措施。2023年至今,區市場監管局共函告區教委4次。同時,建立校園食品安全點對點報告制度,學校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須立即向屬地市場監管所和區教委報告,確保食品安全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處理。在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中,通州區對轄區學校食堂持續強化監督檢查與抽檢,督促學校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轄區學校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謹慎選擇食材供應商,強化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區市場監管局大力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以及食材食品安全抽檢,確保食材采購、儲存、加工等各個環節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及時發現并消除食材風險隱患。在相關專項行動中,共檢查學校食堂589家次,發現問題306個,目前均已完成整改。2023年至今,共對11個食材抽檢不合格的學校進行立案,加大執法力度,形成有力震懾。此外,通州區廣泛拓展監督渠道,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在內部監督方面,在各個學校建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的學校食品安全監督機制,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師生食品安全意識。在外部監督方面,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開展人大代表“問政問需”活動。2024年4月9日,通州區人大常委會財經辦針對校園食品安全開展專項調研,詳細了解學校食材安全狀況,探討建立統一的學校食材采購平臺,提升對學校食堂食材安全隱患的預警能力。通過創新監管模式、拓寬監督渠道,推動實現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8d32d2d170f44626a0dac637351e95e1.html
近年來,北京市通州區通過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強化監督檢查與抽檢、拓寬內外部監督渠道等方式,建立起學校食材全鏈條社會監督機制,切實守護廣大師生“舌尖上的安全”。針對校園食品安全治理,通州區市場監管局、通州區教委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區市場監管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學校食品安全隱患以及食材抽檢不合格時,及時函告區教委,并對存在潛在風險的食材及供應商發出預警。區教委隨后將信息迅速傳達給各學校,督促學校采取相應自查和防范措施。2023年至今,區市場監管局共函告區教委4次。同時,建立校園食品安全點對點報告制度,學校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須立即向屬地市場監管所和區教委報告,確保食品安全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處理。在日常監管與專項行動中,通州區對轄區學校食堂持續強化監督檢查與抽檢,督促學校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轄區學校嚴格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謹慎選擇食材供應商,強化校園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區市場監管局大力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以及食材食品安全抽檢,確保食材采購、儲存、加工等各個環節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及時發現并消除食材風險隱患。在相關專項行動中,共檢查學校食堂589家次,發現問題306個,目前均已完成整改。2023年至今,共對11個食材抽檢不合格的學校進行立案,加大執法力度,形成有力震懾。此外,通州區廣泛拓展監督渠道,推動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在內部監督方面,在各個學校建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的學校食品安全監督機制,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師生食品安全意識。在外部監督方面,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開展人大代表“問政問需”活動。2024年4月9日,通州區人大常委會財經辦針對校園食品安全開展專項調研,詳細了解學校食材安全狀況,探討建立統一的學校食材采購平臺,提升對學校食堂食材安全隱患的預警能力。通過創新監管模式、拓寬監督渠道,推動實現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8d32d2d170f44626a0dac637351e95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