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不斷強化質量認證牽引作用,推進小微企業精準幫扶,深化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努力當好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促進派”。連續2年獲市場監管總局“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工作評估第一名,國家區域提升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質量認證,各方“有感”
浙江省深化認證精準幫扶,讓企業“有感”。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針對小微企業質量管理薄弱的問題,堅持全域全鏈推進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助力小微企業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一方面,不斷擴大覆蓋面,通過持續實施“百個行業、千家導入、萬家培育”三張清單,已實現90個縣(市、區)全覆蓋,試點行業從2021年的童裝、鋼琴等23個擴大到地理信息、集成電路、養老服務等131個,同時創新打造“浙江質量在線”“浙里檢”線上智能服務場景,開展認證服務“一網通辦”75萬次,進一步提升質量認證服務的可及性、覆蓋面。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精準度,繪制18個重點產業鏈質量提升“魚骨圖”、產業鏈“解剖圖”和對策措施“生態圖”,深挖小微企業質量難點痛點共性問題,去年共舉辦20余場“十鏈百業千企認證”對接服務活動,向企業提供金融信貸支持266億元,為企業解決質量管理、工藝流程、節能降耗等關鍵問題1184個。
推進認證集成賦能,讓市場“有感”。持續推進質量認證強企行動,創新構建以“區域品牌、先進標準、市場認證、國際認同”為核心的“品字標”品牌和認證體系,吸納18家國內外權威認證機構組建“浙江制造國際認證聯盟”,累計發布“品字標浙江制造”標準3598項,4507家企業獲得“品字標浙江制造”認證證書6180張,其中國際證書560張,獲證企業平均營收7.3億元。持續推進內外貿產品“三同”行動,搭建全國首個省級“三同”數字化平臺,發展“三同”企業1225家,上線“三同”產品1934種。精簡優化轉內銷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程序,合理減免出口轉內銷產品CCC認證費用,推動國際合作互認、消除國際貿易壁壘、促進貿易便利化。
放大認證增值效應,讓群眾“有感”。積極向綠色生態、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領域拓展質量認證工作范圍,助力共同富裕,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推進產品增值,深化綠色產品認證改革試點,1112家企業獲得了2376張綠色產品認證證書,其他涉綠產品認證證書8000余張。對標高端市場需求開展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特別是運用質量認證培育“麗水山耕”農業區域特色品牌,目前獲證企業722家,頒發證書906張,獲證產品增效30%以上,有力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推進服務增效,率先開展民宿服務認證,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目前累計頒發鄉村民宿服務認證證書112張,獲證民宿入住率保持在90%以上,民宿投訴量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同時,持續強化電動自行車、家用燃氣具、兒童安全座椅等重點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管,深化養老服務和無障礙環境認證,有效守護公共安全、便利公共服務。
立足四“向”,助企惠民
向高而立、合力推進。浙江省把小微企業質量認證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推動相關部門主動參與、密切協作,形成同頻共振、聚勢而進的工作局面。比如,省級層面,推動質量認證提升行動納入省委三個“一號工程”內容,寫入《浙江省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列入推進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并聯合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百千萬”提升行動方案;地方層面,各地以質量認證為牽引,從品牌建設、信貸支持等推出獎補政策192項。
向新而生、探路先行。浙江省針對新情況新形勢,不斷拓展質量認證領域、創新質量認證模式,打造質量認證工作的浙江樣板。比如,聚焦“雙碳”目標,率先開展“雙碳”認證國家試點,在紡織、電池、農林等領域率先建立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體系;聚焦個體經濟發展,率先在德清縣開展國家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改革試點,成立首個縣級質量認證服務中心;聚焦開放提升,創新“浙江制造”一次認證、多國證書國際合作模式,促進“浙江制造”認證產品暢銷國內外。
向專而行、深入一線。浙江省深刻認識到質量認證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面廣、行業跨度大,必須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服務優良的技術專家幫扶隊伍。因此,專門組建了1000余人的技術專家服務隊,并實現動態管理,針對企業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深入基層企業一線開展精準化幫扶。例如杭州錦源裝飾材料公司在專家的指導下,對生產工藝中出現的浸膠瑕疵、色相色差等問題開展診斷分析,制定技術攻關方案,并形成兩項技術標準,解決了行業共性難題,企業產值連續多年高速增長。
向實而為、助企惠民。浙江省堅持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質量認證工作成效的唯一標尺,把質量認證提升行動作為助企惠民實事的重要內容,通過一次次實打實的幫扶,切實讓企業得到新實惠、提升獲得感。比如,紹興市上虞區將質量認證提升行動與幸福傘共富工坊建設相結合,通過“認證貸”授信、專家質量培訓,有力提升了制傘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動產業紅利向村級下沉,帶動3800余人增收致富。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2c548dcf578b44c4ac2ec34400ec559d.html
近年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不斷強化質量認證牽引作用,推進小微企業精準幫扶,深化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努力當好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的“促進派”。連續2年獲市場監管總局“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工作評估第一名,國家區域提升試點取得明顯成效。
質量認證,各方“有感”
浙江省深化認證精準幫扶,讓企業“有感”。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針對小微企業質量管理薄弱的問題,堅持全域全鏈推進質量認證提升行動,助力小微企業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一方面,不斷擴大覆蓋面,通過持續實施“百個行業、千家導入、萬家培育”三張清單,已實現90個縣(市、區)全覆蓋,試點行業從2021年的童裝、鋼琴等23個擴大到地理信息、集成電路、養老服務等131個,同時創新打造“浙江質量在線”“浙里檢”線上智能服務場景,開展認證服務“一網通辦”75萬次,進一步提升質量認證服務的可及性、覆蓋面。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精準度,繪制18個重點產業鏈質量提升“魚骨圖”、產業鏈“解剖圖”和對策措施“生態圖”,深挖小微企業質量難點痛點共性問題,去年共舉辦20余場“十鏈百業千企認證”對接服務活動,向企業提供金融信貸支持266億元,為企業解決質量管理、工藝流程、節能降耗等關鍵問題1184個。
推進認證集成賦能,讓市場“有感”。持續推進質量認證強企行動,創新構建以“區域品牌、先進標準、市場認證、國際認同”為核心的“品字標”品牌和認證體系,吸納18家國內外權威認證機構組建“浙江制造國際認證聯盟”,累計發布“品字標浙江制造”標準3598項,4507家企業獲得“品字標浙江制造”認證證書6180張,其中國際證書560張,獲證企業平均營收7.3億元。持續推進內外貿產品“三同”行動,搭建全國首個省級“三同”數字化平臺,發展“三同”企業1225家,上線“三同”產品1934種。精簡優化轉內銷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程序,合理減免出口轉內銷產品CCC認證費用,推動國際合作互認、消除國際貿易壁壘、促進貿易便利化。
放大認證增值效應,讓群眾“有感”。積極向綠色生態、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領域拓展質量認證工作范圍,助力共同富裕,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推進產品增值,深化綠色產品認證改革試點,1112家企業獲得了2376張綠色產品認證證書,其他涉綠產品認證證書8000余張。對標高端市場需求開展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特別是運用質量認證培育“麗水山耕”農業區域特色品牌,目前獲證企業722家,頒發證書906張,獲證產品增效30%以上,有力提升了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推進服務增效,率先開展民宿服務認證,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目前累計頒發鄉村民宿服務認證證書112張,獲證民宿入住率保持在90%以上,民宿投訴量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同時,持續強化電動自行車、家用燃氣具、兒童安全座椅等重點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管,深化養老服務和無障礙環境認證,有效守護公共安全、便利公共服務。
立足四“向”,助企惠民
向高而立、合力推進。浙江省把小微企業質量認證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推動相關部門主動參與、密切協作,形成同頻共振、聚勢而進的工作局面。比如,省級層面,推動質量認證提升行動納入省委三個“一號工程”內容,寫入《浙江省中小微企業發展條例》,列入推進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并聯合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百千萬”提升行動方案;地方層面,各地以質量認證為牽引,從品牌建設、信貸支持等推出獎補政策192項。
向新而生、探路先行。浙江省針對新情況新形勢,不斷拓展質量認證領域、創新質量認證模式,打造質量認證工作的浙江樣板。比如,聚焦“雙碳”目標,率先開展“雙碳”認證國家試點,在紡織、電池、農林等領域率先建立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體系;聚焦個體經濟發展,率先在德清縣開展國家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改革試點,成立首個縣級質量認證服務中心;聚焦開放提升,創新“浙江制造”一次認證、多國證書國際合作模式,促進“浙江制造”認證產品暢銷國內外。
向專而行、深入一線。浙江省深刻認識到質量認證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面廣、行業跨度大,必須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服務優良的技術專家幫扶隊伍。因此,專門組建了1000余人的技術專家服務隊,并實現動態管理,針對企業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深入基層企業一線開展精準化幫扶。例如杭州錦源裝飾材料公司在專家的指導下,對生產工藝中出現的浸膠瑕疵、色相色差等問題開展診斷分析,制定技術攻關方案,并形成兩項技術標準,解決了行業共性難題,企業產值連續多年高速增長。
向實而為、助企惠民。浙江省堅持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質量認證工作成效的唯一標尺,把質量認證提升行動作為助企惠民實事的重要內容,通過一次次實打實的幫扶,切實讓企業得到新實惠、提升獲得感。比如,紹興市上虞區將質量認證提升行動與幸福傘共富工坊建設相結合,通過“認證貸”授信、專家質量培訓,有力提升了制傘行業質量管理水平,推動產業紅利向村級下沉,帶動3800余人增收致富。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2c548dcf578b44c4ac2ec34400ec55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