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首都標準化發展綱要2035》,建設首都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近日,北京市發布21項地方標準,其中首次制定16項,修訂5項。《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規范》作為全國首個行業協會商會誠信類標準,正式亮相。據介紹,本次發布的重點標準情況如下:一是支撐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簡稱“‘兩新’”)。《多桿合一建設與管理規范》標準遵循“能合則合”原則,對道路沿線各類桿體、配套機箱進行綜合整合、并集布設,為后續搭載各類設施預留空間,包括給出宜整合的各類桿體及掛載設備表單,涉及照明設備桿、交通信號控制設備桿、交通違法監測記錄設備桿、道路交通標志桿、公共交通客運標志桿、專用設備桿、網絡通信設備桿、公共標識桿等,并明確綜合箱中可整合機箱包括治安監控、交通監控、光纜交接和無線通信等設備配套機箱。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提升首都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品質,夯實城市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助力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區建設。二是助力抓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生活垃圾和糞便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規范》標準增加轉運站卸料作業環境及密閉性等要求,完善衛生填埋場封場后場地利用等內容,并明確建立即時通信渠道、設置網絡專欄、實施監督員制度等管理規定,包括垃圾應密閉運輸、及時轉運,封場后應定期監測和評估地下水、滲瀝液、填埋氣、環境空氣和廠界噪聲等;應在廠區大門或人員出入口設立信息公示屏。該標準發布實施后,有利于進一步保障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高水平運營,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無害化處理能力和資源化利用水平。三是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規范》標準進一步完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內容和評估結果等要求,增加“老年綜合征罹患”“風險事件”等評價要素、等級調整與變更條件,綜合確定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結果等級劃分為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五級,并以資料性附錄的形式呈現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的用具及相關量表,有利于保障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在居家、機構等不同養老服務場景下使用的便利性、科學性、適用性、統一性,對全面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推動京津冀三地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互認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四是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規范》標準首次從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的制度建設、人員管理、業務管理、會員管理、行業自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規范性要求。截至2024年4月底,北京市已登記行業協會商會1352家,占社會團體總數4302家的31.4%,其中,在市級民政部門成立登記行業協會商會903家,在區級民政部門成立登記449家,分別占北京市行業協會商會總數的66.8%和33.2%。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引導行業協會商會規范、科學、有序開展誠信建設,提高行業自律水平,進而規范行業競爭秩序,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五是維護首都安全穩定。《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第11部分:城市綜合管廊》標準基于綜合管廊火災風險特點,明確城市綜合管廊消防安全管理的組織職責、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和重點管理、微型消防站、預案與火災處置、消防檔案等要求,包括應建立用火、用電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應攜帶打火機等火種進入綜合管廊;每年至少開展1次消防設施全面檢測,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等。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管廊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構筑城市地下“生命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e08db3e8c178426c8237200da74c263f.html
為貫徹《首都標準化發展綱要2035》,建設首都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近日,北京市發布21項地方標準,其中首次制定16項,修訂5項。《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規范》作為全國首個行業協會商會誠信類標準,正式亮相。據介紹,本次發布的重點標準情況如下:一是支撐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簡稱“‘兩新’”)。《多桿合一建設與管理規范》標準遵循“能合則合”原則,對道路沿線各類桿體、配套機箱進行綜合整合、并集布設,為后續搭載各類設施預留空間,包括給出宜整合的各類桿體及掛載設備表單,涉及照明設備桿、交通信號控制設備桿、交通違法監測記錄設備桿、道路交通標志桿、公共交通客運標志桿、專用設備桿、網絡通信設備桿、公共標識桿等,并明確綜合箱中可整合機箱包括治安監控、交通監控、光纜交接和無線通信等設備配套機箱。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提升首都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品質,夯實城市數字基礎設施底座,助力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區建設。二是助力抓好垃圾分類“關鍵小事”。《生活垃圾和糞便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規范》標準增加轉運站卸料作業環境及密閉性等要求,完善衛生填埋場封場后場地利用等內容,并明確建立即時通信渠道、設置網絡專欄、實施監督員制度等管理規定,包括垃圾應密閉運輸、及時轉運,封場后應定期監測和評估地下水、滲瀝液、填埋氣、環境空氣和廠界噪聲等;應在廠區大門或人員出入口設立信息公示屏。該標準發布實施后,有利于進一步保障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高水平運營,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無害化處理能力和資源化利用水平。三是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規范》標準進一步完善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內容和評估結果等要求,增加“老年綜合征罹患”“風險事件”等評價要素、等級調整與變更條件,綜合確定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結果等級劃分為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完全失能五級,并以資料性附錄的形式呈現了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的用具及相關量表,有利于保障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在居家、機構等不同養老服務場景下使用的便利性、科學性、適用性、統一性,對全面推進醫養結合服務,推動京津冀三地老年人能力評估結果互認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四是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規范》標準首次從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的制度建設、人員管理、業務管理、會員管理、行業自律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提出規范性要求。截至2024年4月底,北京市已登記行業協會商會1352家,占社會團體總數4302家的31.4%,其中,在市級民政部門成立登記行業協會商會903家,在區級民政部門成立登記449家,分別占北京市行業協會商會總數的66.8%和33.2%。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引導行業協會商會規范、科學、有序開展誠信建設,提高行業自律水平,進而規范行業競爭秩序,促進行業良性健康發展。五是維護首都安全穩定。《社會單位和重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第11部分:城市綜合管廊》標準基于綜合管廊火災風險特點,明確城市綜合管廊消防安全管理的組織職責、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和重點管理、微型消防站、預案與火災處置、消防檔案等要求,包括應建立用火、用電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應攜帶打火機等火種進入綜合管廊;每年至少開展1次消防設施全面檢測,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等。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管廊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構筑城市地下“生命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art/2024/art_e08db3e8c178426c8237200da74c263f.html